◎簡英材博士

敬拜的定義
  敬拜的定義可分為狹義和廣義。Worship 的中文有三種翻譯法:崇拜、敬拜和禮拜。狹義的崇拜、禮拜、敬拜就是星期天在某個教會,一段特定的時間、特定程序的安排、特定音樂風格的使用,人回應上帝的呼召。廣義的敬拜,則是指任何地點、任何時間、任何方式、任何音樂風格的運作來敬拜讚美上帝,要盡心、盡意、盡力、盡性愛主你的神。當我們指敬拜讚美也有狹義和廣義的定義,大部分的時候是談狹義的敬拜讚美,意指這一、二十年來一種新的敬拜方式:古典聖詩被流行短歌取代、敬拜團取代詩班、詩班指揮換成敬拜帶領者、古典的換成現代的樂器;從聖壇禮儀到舞台表演,從坐著聆聽默禱進入起立拍掌進而手足舞蹈,可是我們的敬拜有沒有真正的更新?我們的生命有沒有真正的改變?我們的見證有沒有真正的果效?什麼是廣義的敬拜讚美?廣義的敬拜讚美意指古往今來,從個人的靈修禱告敬拜,以致於任何一個基督徒群體,在上帝面前的歌頌讚美奉獻都是敬拜讚美,跟他使用的素材、方式、音樂風格沒有絕對的關係。從這個定義來說,敬拜讚美在時間上是從亙古到永遠,在地上兼具各色各樣的風格,同時又跨越種族、國籍、文化的界限,顯示在上帝國裡的合一。

給青年崇拜的具體建議
  經過這十多年的發展,歷經大小不同的訓練會,特會等,我在參與觀察台灣的敬拜讚美時,發現一個基本的現象,就是當我們在學習別人的敬拜讚美時,時常並沒有深入瞭解對方的文化背景與特質,其中的精髓與內涵,而停留在一些外表的模仿與「招數」的學習,因此乍看之下有許多類似之處,但就是有些說不出來的不對勁,並且果效大不相同,一傳十,十傳百,最後的成果已經跟原本的期待大異其趣,相去甚遠。我們都會同意,美好的音樂敬拜不但令人感動,並且使我們得著身心靈的釋放和屬靈的成長,如果青年崇拜是教會勢在必行的事奉,我們應當如何按部就班的發展?

  首先我們必須要有異象,「若無異象,民就放肆」。我們需要禱告尋求,到底上帝賜給我們這個教會青年崇拜事奉的異象是什麼?雖然我們福音的大使命是一致的,在音樂敬拜上的發展方向,卻因著教會的異象、文化、特質而有所不同,若不清楚上帝獨特的帶領,而一味的追求流行,盲目的模仿抄襲,或持守著古老的傳統,以不變應萬變,過猶不及,都是危機。

  再則是清楚的目標,清楚明白上帝的託負,下一步就要訂定具體目標。舉例來說,若教會希望有敬拜團,開始做敬拜讚美,則需要有整體的規劃:時間上多久以後納入敬拜,標準在那裡;從人的選召、訓練,器材的採購,會堂硬體的調整,投影片的製作等如何安排;進一步人力的組織,如何按靈命、才能、恩賜授權,分工合作,彼此成全;在預算上如何精打細算,用有限的資源,逐步擴展,達到理想的規模;另一方面對於質與量提昇的策略,是強調音樂敬拜的品質,以素雅、精緻為特色,或是強調熱鬧、high就好,正確與否倒是其次?

  最後是美好的榜樣。好的榜樣不但提供正確、活潑、自然的認知,也啟發、激勵我們對上帝的渴慕與熱情,更進一步提供動力與鼓舞,向著異象與目標勇往直前。因此謹慎選擇榜樣,從神學思想、觀念的表達、團隊的運作、音樂的定位、展現的平衡、屬靈的恩膏眾多方面來評估,並且虛心受教,力求完美,靠著上帝的恩典與祝福,自然完成異象,達到目標,成為上帝的喜悅與眾人的祝福。                 ■